5月14日,在沧州市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今年以来,沧州市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重要部署,创新打造“预防为先、调解为主、仲裁托底”的劳动纠纷多元化解体系,推动劳动争议处置从“被动应对”向“主动治理”转变,取得显著成效。
践行“枫桥经验”,构建多元化解格局。沧州市构建了“协商+调解+仲裁+诉讼”全链条化解纠纷体系,推动劳动权益保护关口前移。通过“人社+法院+工会+工商联”协同机制,依托“总对总”在线调解平台,实现全国调解资源智能匹配,形成“前端疏导、中端化解、末端裁审”的多元化解格局。2024年以来,沧州市在“仲裁+法援”协作机制的“一站式”法律援助服务基础上,化解劳动争议案件21件,劳动纠纷调解成功率同比提升22%。
深化监察仲裁联动,保障农民工权益。沧州市实现全市农民工工资争议速裁庭全覆盖,创新构建“快立、快调、快审、快结”的“四快”速裁机制。自2023年机制实施以来,全市共受理农民工工资争议案件55起,涉及82人,涉案金额103.43万元,案件平均处理时限压缩至15个工作日,审结率达100%。
青年仲裁员入企,助力企业合规用工。沧州市组织青年仲裁员志愿者入企普法,指导企业解决劳动用工管理中的难点问题,助力企业合规用工。青年仲裁员通过走进企业,深入了解用人单位的用工现状,指导梳理解决劳动用工管理中的难点问题。
流动仲裁庭下沉,化解基层矛盾。沧州市创新推出“流动仲裁庭”服务模式,将仲裁庭“搬进”沧州市金融业调解中心,成功开展本市首例金融领域劳动争议流动仲裁。通过“边审理边普法”的方式,引导当事人理性维权,切实将劳动纠纷化解在基层。
沧州市将持续深化“枫桥经验”本地实践,推动劳动仲裁服务向基层延伸、向数字化转型,进一步织密劳动者权益保障网,提升劳动人事争议多元化解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