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深挖细研谋对策。疫情期间,各级对防控工作高度重视,群众聚集性场所更是工作的重中之重,省厅、市领导视察时也对此进行了专门强调。为做好防控工作,市局领导多次召开会议对大厅服务窗口工作进行科学安排,制定了相关措施。作为服务大厅组成部分,我们即服从全局总体部署要求,又结合科室自身特点采取针对性建设性措施,积极稳妥做好工伤认定工作。在局党组的大力支持和省厅正确指导下,我们在解决了困扰四个难题的基础上,开启了以局一楼大厅为工伤认定主阵地,以县市区流动认定为辅阵地的工作模式,对没有疑义、事实清楚,材料详实且县市区工伤事故较集中的县市区,试行了由市工伤科下沉一线,到县市区即审即办,对有疑点、案情重大的其他认定案件按原认定程序实施,以减少来市局办理工伤认定业务人员数量。截止12月29日,我们分赴青县和盐山两县办理了相关业务,其中受理53起,认定了53起。
下沉一线服务为民
二、速下决心快落实。在全面分析问题的基础上,我们定下了下沉一线,工作关口前置到部分县市区进行认定的决心,在得到局领导的认可支持后,立即付诸于行动。为确保此项工作有条不紊落实到位,下县前我们进行了精心准备,制定了工作方案,明确了认定地点、时间、方法步骤、工作要求等相关要素。在认定开展前5天,将方案在工作群中及时进行发布,保证认定的县市有充足时间进行准备,做到人到即入室,入室即办公,最大限度缩短时间,减少对各县市其他工作的影响和干扰。针对下县认定对工作人员的特殊要求,为确保认定工作万无一失,我们精选人员,切实把政治思想强,业务素质高,处理问题成熟人员选派到一线。工作中,为做好认定与培训的有效衔接我 我们紧紧把握这一契机,将认定场变为培训场,不失时机对县市区工作人员和参保单位人员进行政策和相关工伤预防业务知识的宣传。
三、工作落地效果显。教育活动中的这次工作尝试,是我们抓学习成果运用,让学习落地开花的一项有益举措,是对我们学习成果的一次检验,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通过下沉一线活动,使县市区同一时期到市局进行工伤认定的人数下降了20%,窗口人员聚集拥挤现象从根本上得到了改善,满足了防疫期间对工作的特殊要求。真心服务、贴心服务、便民服务,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一直是我们的工作要求,此项工作是落实这一要求的充分体现,通过热忱服务,把温暖送到群众的心坎中,使群众真正体会到人社部门服务为民的真心和诚心,提高了人社部门在群众中的威信和形象。
认定办理窗口秩序井然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热线:12333 | |||
执法监督: | 3206290 | 毕业生档案: | 3206393 |
人事代理: | 3206590 | 劳动监察: | 20227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