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县委县政府决策部署,积极响应,主动担当,以“严细深实快”的作风,苦干实干,拼搏进取,努力推动各项工作上水平、争一流。
一、严字当头,加强队伍建设。以打造一流团队为抓手,进一步强化行风建设,对群众投诉采取“零容忍”态度,即被投诉一次坚决调离现工作岗位。工作人员全部佩戴胸卡上岗,对各项制度坚持严标准、严要求、严督导、严考核,年终严格按照标准进行绩效考核。在单位大兴学习之风,每周至少开展三次“业务大讲堂”活动,组织全体人员进行政策学习和讲解,采取随机抽取工作人员对自己负责的业务进行讲解,其他人员做笔记学习的方式,在全局掀起“比、学、赶、帮、超”的业务学习新高潮,实实在在的取得“人人当学生、人人做老师”的效果。通过学习各项政策和业务知识,真正做到学懂弄通、学用结合、知行合一。
二、聚焦问题,开展贴心服务。坚持事无巨细,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融入到工作中的每一环节。对每个环节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前谋划,提前预警,窗口单位积极与沧县“8912345”政务服务热线平台对接,就每个时间节点群众所反映的关注度高、敏感性强的问题预先接收,提前应对、及时出台对应举措。针对沧县“8912345”政务服务热线平台“知识库”中缺失的就业创业政策信息知识点,第一时间进行充实完善,为更好地服务群众提供基础保障。
三、搭建平台,拓宽就业渠道。一是谋划建立数字化用工平台。为加快我县企业用工数字化转型升级,激发企业活力和创造力,择优选择合作平台,打造成立我县数字化用工平台,不断提升就业质效,满足企业用工需求,肋推我县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二是谋划建立北京家政服务输出基地。鉴于北京不仅对家政服务人员用工缺口大,而且对沧县家政服务质量认可度高的现状,拟在北京建立我县家政服务输出基地,采取精准对接、订单培训、统一输出的方式,进一步提高两地在供需两端的契合度,对我县农村剩余劳动力,尤其是家政服务行业人员实现更高质量就业。
四、强化帮扶,落实优惠政策。结合实际工作,加大就业创业帮扶力度,确保国家各项优惠政策落地落实。截至目前,沧县共开展职业技能培训75期,参训人数2832人。已拨付培训资金和鉴定补贴609820元。开展农村劳动力就近就地转移培训4期,并通过省厅验收。开展新型学徒制培训168人,预拨付462000元。就业创业资金共发放885.038万元,其中培训学校补贴111.25万元,技能鉴定补贴5.69万元,公益性岗位补贴60.32万元,孵化基地补贴621.19万元,大学生见习岗位补贴25.358万元,大学生社保补贴57.06万元,创业补贴2万元,租金补贴0.5万元,求职补贴1.4万元。2020年小额贷款担保基金规模累计400万元;共发放小额贷款金额1815万元,直接扶持102人创业,间接带动636人就业。其中大中专生15人,女性28人,退伍军人1人。
五、提高效能,开启明年工作。把提高工作效能作为总要求,落实首问问责制,对于前来办事人员的诉求,做到立即办、马上办。各岗位做到当天工作当日毕,确保工作不留“尾巴”。对2021年以下工作提早谋划,制定方案。一是谋划召开“春风行动”“毕业季”“金秋援助月”“高校毕业生服务周”等大型招聘会4次;进村、入企、入园区专项招聘会10次;同时,加强与“人才通”平台合作,不定期召开线上招聘会。二是加大对各乡镇就业服务网格员培训力度,积极宣传就业政策,为求职者和用工者搭建就业平台。三是落实就业创业政策,特别是加强创业孵化基地建设,增强基地入驻创客科技含量。四是为灵活就业困难人员、高校毕业生、困难家庭提供多方位就业援助,全年预计发放灵活社保补贴300万元,实现城镇新增就业4600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50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4%以内。五是继续做好农村转移劳动力、失业人员等重点群体培训工作,预计开展各专业培训班50期以上,培训人数1000人以上。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热线:12333 | |||
执法监督: | 3206290 | 毕业生档案: | 3206393 |
人事代理: | 3206590 | 劳动监察: | 2022713 |